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首 页 通知公告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关于2018年度各地区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有关情况的通报
时间:2019-10-28 10:38:00 来源: 字体大小:

  20198-9月,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的通知》(吉政发〔201716号)精神,根据《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全省性督查监察考核计划的通知》(吉厅字〔201947号)要求,经省政府同意,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工信厅、省统计局、省能源局、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厅、省住建厅、省管局等部门对各地区2018年度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落实情况进行了现场评价考核。现将考核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 

  2018年,全省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56%,能源消费总量7000.37万吨标煤。其中,长春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91%,能源消费量1888.87万吨标煤;吉林市同比下降4.45%,能源消费量1922.77万吨标煤;四平市同比增长6.19%(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能源消费量567.28万吨标煤;辽源市同比增长7.18%(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能源消费量445.92万吨标煤;通化市同比增长7.36%(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能源消费量661.77万吨标煤;白山市同比下降4.95%,能源消费量269.43万吨标煤;松原市同比下降4.49%,能源消费量524.48万吨标煤;白城市同比下降5.03%,能源消费量290.37万吨标煤;延边州同比下降5.84%,能源消费量415.31万吨标煤;长白山管委会同比下降3.59%,能源消费量14.17万吨标煤。 

  2018年全省及各市(州)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 

  

地区 

能源消费总量 

(控制在万吨标煤以内) 

单位GDP能耗降低率 

% 

2018 

目标任务 

2018年实际完成情况 

2018年目标任务 

2018年实际完成情况 

2016-2018 

累计完成情况 

全省 

8957 

7007.37 

2 

2.56 

14.75 

长春市 

2031.78 

1888.87 

2 

4.91 

12.95 

吉林市 

2236.21 

1922.77 

3 

4.45 

10.51 

四平市 

780.62 

567.28 

2 

-6.19 

5.44 

辽源市 

514.91 

445.92 

2 

-7.18 

4.39 

通化市 

950.78 

661.77 

3 

-7.36 

-2.0 

白山市 

511.84 

269.43 

2 

4.95 

17.56 

松原市 

 802.56 

524.48 

3 

4.49 

11.98 

白城市 

393.3 

290.37 

3 

5.03 

10.42 

延边州 

693.89 

415.31 

3 

5.84 

12.28 

长白山管委会 

19.11 

14.17 

3 

3.59 

7.51 

 

     (二)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 

  通过对各地区2018年度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评定结果是:白山市90分、吉林市88.6分、松原市87.9分、延边州87.8分、长春市86.5分、白城市81.2分、长白山管委会80.7分,为完成等级;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由于未完成年度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任务,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 

      2018年各地区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 

  

 

 

完成等级 

 

白山市 

90 

完成 

1 

吉林市 

88.6 

完成 

2 

松原市 

87.9 

完成 

3 

延边州 

87.8 

完成 

4 

长春市 

86.5 

完成 

5 

白城市 

81.2 

完成 

6 

长白山管委会 

80.7 

完成 

7 

四平市 

- 

未完成 

- 

辽源市 

- 

未完成 

- 

通化市 

- 

未完成 

- 

 

  (三)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责任措施落实情况 

  2018年,各地区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将节能降耗作为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途径和手段,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能源结构,推进重点领域节能,落实财税支持政策,强化监督检查,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1.节能目标责任层层压实。2018年,各地区逐级压实节能目标责任,将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重点用能企业,达到了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的要求。加强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开展了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落实了奖惩措施。同时,各地区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年度重点节能工作任务,分析节能形势,形成了共同推进节能降耗的工作格局。 

  2.产业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2018年,各地区积极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15年累计下降18.14%,其中白山市、松原市、白城市、延边州等地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达到20%以上。同时,各地区继续强化控煤措施,制定印发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确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吉林市、通化市、白山市、松原市、白城市、延边州、长白山管委会等地区非化石能源占全社会能源消费量比重实现上升,能源消费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3. 重点领域节能取得显著成效。在工业领域节能方面,各地区积极落实节能措施,实施工业企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组织开展节能服务进企业活动,完成了2018年国家重大工业节能监察任务和双随机一公开节能监察任务。在建筑领域节能方面,各地区严格执行城镇新建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到100%。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领域应用,2018年全省各地区累计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20个,示范面积50万平方米。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试点建设,实施了长春万科柏翠园3.2期、信达龙湾(二期)等6个装配式PC项目,建筑面积65.44万平方米。在交通领域节能方面,各地区完成了交通运输节能工作目标任务,制定了推动绿色交通建设的政策法规,城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逐步提高,特别是长春市地铁2号线、轻轨8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大幅提高了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和服务水平。在公共机构领域节能方面,各地区逐步健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开展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推动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分析报告工作,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全面完成了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目标任务。 

  4. 节能财税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各地区积极推行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全面落实供热计量收费政策,严格落实支持节能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政策,对节能服务公司实施符合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减免了增值税。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各地区均设立了包括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专项资金,组织实施了节能技术改造、绿色照明等节能工程。同时,各地区通过产品推介、产品展示等多种形式,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新机制。 

      5. 节能措施得到逐步加强。2018年,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各地区开展了百千万行动企业申报及2018年节能目标任务分解工作,完成了万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健全完善重点用能企业计量,各地区积极开展能源计量工作培训、能源计量审查,督促重点用能单位按照能源分类、分级、分项计量要求配备能源计量器具。按照全省节能监察计划,各地区组织开展了2018年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察工作,对重点用能企业违法违规用能行为,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落实了整改意见。同时,还对钢铁、水泥等重点耗能行业企业进行了能效对标,有效提升了重点用能单位能效水平。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各地区均配备了专职统计人员,开展了节能监察、节能评估审查、能源计量、节能标准等相关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节能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考核中发现的问题 

  (一)部分地区完成目标任务难度很大。2018年,通化市、四平市、辽源市没有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尚未达到进度要求,很难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三五目标任务。今年上半年,受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复苏回暖影响,全省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7%,尚未达到全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1%的目标要求。从地区层面看,吉林市、辽源市、白山市、松原市、白城市等地区节能形势更为严峻,已很难完成今年目标任务。 

  (二)部分地区节能措施落实仍不到位。考核中发现部分地区节能重视程度有所减弱,节能目标责任传导不到位,没有单独开展县(市、区)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仅纳入绩效考评内容);节能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额度多为200万元左右,不能满足当前节能工作的需要;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措施还不健全,仅长春市、吉林市出台了节约能源条例;节能新机制创新研究不够,仍只停留在现有管理措施,缺少对节能自愿承诺、节能诊断、合同能源管理、绿色金融等节能新机制研究创新;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建设缓慢,燃煤锅炉普查、能效标识检查力度还不够等问题。 

  (三)部分地区节能基础能力相对薄弱。大部分地区能源统计力量相对薄弱,现有能源统计人员数量(多为1-2人),难以满足当前能源统计工作的需要。节能监察能力仍需强,吉林市、白城市、通化市仍未成立节能监察机构,县市层面仅有龙井市、长岭县建立了节能监察中心,与国家要求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体系的要求差距较大。 

  三、下步工作建议 

  2019年是完成十三五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任务最为关键的一年,建议各地区、各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节能工作力度,确保完成全省十三五目标任务。 

      (一)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各地区要按照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严格遏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态旅游、冰雪经济等现代服务业,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加快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减少煤炭消耗,提高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比重。 

      (二)加强重点地区节能管控。加强吉林市、辽源市、白山市、松原市、白城市等完成目标难度大的地区监管,要求各地区针对区域内重点高耗能企业耗能情况,研究制定能耗预警调控方案。同时,各地区要根据节能形势,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减少非必要能源消耗。 

  (三)强化重点用能单位监管措施。针对钢铁、水泥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开展节能监察和能耗对标,对单位产品能耗达不到国家限额标准的重点用能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提升能效,减少能源消耗。同时,积极推行节能自愿承诺、节能诊断、绿色金融、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新机制,加快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进一步提高重点用能单位能效水平。 

      (四)建立重点耗能企业调度预警机制。建议省直有关部门建立重点耗能企业调度预警机制,按月调度监测综合能耗增量在前20位的重点用能企业,特别是要密切关注吉林石化、吉林鑫达钢铁、吉林建龙钢铁等重点企业能耗变化情况,及时走访相关企业,采取应对措施,减少能源消耗,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五)提高企业经济数据的匹配度。建议省直有关部门要加强重点耗能企业统计培训,确保企业填报经济数据、能耗数据的准确性。同时,省直有关部门要对全省万吨以上重点用能企业进行现场核查,核实企业用能设备、计量器具配备以及能源消耗量等情况,提高全省企业经济数据和能耗数据的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