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援疆工作
吉林省人才援疆提升“金山银水”软实力
时间:2016-02-29 09:41:00 来源: 字体大小:

    坚持项目援疆与人才援疆相结合、规划内援疆与规划外援疆相结合、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相结合、推动工作与交流交往相结合,是吉林省援疆工作的重头戏。环环相扣、交叉进行的工作特点,使得吉林省人才援疆在提升“金山银水”阿勒泰地区的软实力上发挥出重要作用。

  发挥优势提供智力支持。吉林省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技教育是吉林省的一大优势。据悉,在吉林省,每万人中拥有科学家、工程师和在校大学生的人数,均居全国前列。因此,在对口援助阿勒泰地区期间,每一批援疆干部不仅天天思索“进疆为什麽?”“在疆干什麽?”还在思索“离疆留什麽?”着重发挥科技上的“传帮带”作用,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据了解,吉林省第一批援疆工作队在阿勒泰地区开展援疆工作期间,曾经推出了“长白计划”和“灯塔计划”。“长白计划”接收培训了大量的普通高校毕业未就业大学生、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灯塔计划”除支持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中心、群众工作方法实训基地等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外,还对一大批县乡村基层干部进行了轮流培训。
  2010年对口援疆以来,吉林省不断加大与受援地的交流互访力度,阿勒泰地区组织了一批批干部赴吉林省考察调研、学习培训和挂职锻炼,吉林省及长春市、通化市等地也组织了一批批专家到阿勒泰地区考察调研、支持帮扶。同时,计划外专业技术人才援疆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2015年8月下旬,吉林省疾控中心组织相关专家赴阿勒泰地区开展“吉林省"智力援疆"疾病防控技术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结核病预防控制策略、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进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与风险评估、免疫规划工作进展,这对阿勒泰地区及所属各县市疾控中心主管业务的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在家门口学习培训的机会。
  “这几天来看病的人特别多,是因为吉林省的医疗专家来坐诊了。”9月1日,阿勒泰地区哈萨克医医院院长阿尔根别克说。阿勒泰地区哈萨克医医院是一家以哈萨克医为主,突出哈医哈药特色的医疗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生进驻该医院后,根据医院临床需要,研究出“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了“治未病科”和“康复理疗科”两个新科室,并制定管理细则,这些创新接地气服水土,两个新科室一下子“火爆”起来,两地医务人员组成的科室团队不得不加班加点工作。
  规划外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就业、教育、人才,是吉林省落实援疆任务的三项重点工作。2015年8月,吉林省党政代表团在阿勒泰地区实地考察调研,在规划外启动实施了“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为阿勒泰地区引进、培养支教支医人员、高级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实用人才。
  从吉林省对口援疆前方指挥部了解到,自2013年8月吉林省第二批援疆工作队进疆之后,便聚焦阿勒泰地区人才队伍培养实际,着力打造一支规模宏大、业务精湛、适合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干部人才队伍,从而促进创业就业,促进民族团结。经多方调研论证,规划外实施的“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出笼。
  在“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中,“十”是围绕阿勒泰地区教育和医疗卫生人才匮乏,教师、医生队伍建设薄弱的难题,实施“五十名援疆支教支医人才专项工程”﹔“百”是围绕阿勒泰地区在社会管理、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等方面急需紧缺人才,实施“百名高层次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千”是围绕阿勒泰地区城市建设管理、经济发展、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素质提升方面急需,实施“千名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万”是围绕促进创业就业,实施“万名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
  “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中的每一项工程,都是为了培养阿勒泰地区急需的人才,例如,“千名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就是在教育、卫生、信息化、城乡规划、旅游、农牧业等领域,为阿勒泰地区培训1000名专业技术人才。
  据了解,为了实施好“十百千万”工程,吉林省对口援疆前方指挥部不仅深入到基层县市的学校、医院和相关部门深入调研,积极与后方和受援地相关部门汇报沟通,还结合阿勒泰地区人才培养开发实际,采取“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丰富培训内容,放大培养效益。最难得的是,吉林省在事业编制“零增长”的情况下,专门调配50个援疆事业编制,用於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选派30名教师、20名医生赴阿勒泰地区开展援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