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四平:“三位一体”脱贫攻坚
时间:2018-03-26 11:12:00 来源: 字体大小:

  2017年底,实现16153人稳定脱贫,54个贫困村退出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2.4% 

  盘点2017四平民生实事,没有哪一组数字比这更有温度,没有哪一个消息比这更振奋人心! 

  脱贫攻坚,惟其艰巨而更显卓绝。四平市委、市政府将其列为第一民生工程,指向明确:以三个精准,解决三个问题”——精准识别,解决扶持谁问题;精准组合,解决谁扶持问题;精准施策,解决如何扶问题。 

  精准识别,解决扶持谁问题 

  四平严把进出关口,着力解决扶真贫。牢牢守住精准识别和退出两大关口,逐村逐户逐人进行对标核查、建档立卡,做到五清(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任务清、责任清),应纳尽纳,应清则清。严格对照识别标准,采取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评议工作方法,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五查(县市区自查、包保部门检查、督查室督查、扶贫部门访查、第三方抽查),并将结果张榜公示。通过梳理致贫原因,实施分类管理,做到了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市有库、帮有策。经过精准识别,全市动态进入11926人,动态退出21523人,剩余贫困人口35633人。 

  精准组合,解决谁扶持问题 

  四平市坚持党委政府齐抓共管,加强领导体系、制度体系等制度建设,为打赢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层层签订责任书,压实市县乡党政一把手脱贫攻坚第一责任,制定《脱贫攻坚责任清单》,梳理出9个方面65126条工作任务,由30位市级领导带头包保,并督查指导,全年共解决道路基础设施、扶贫产业项目等50多个问题;市财政安排资金1.2亿元,以奖代补,对有建设任务的县区给予补助;通过联合督查、随机暗访、第三方评估等方式,严厉查处克扣挤占、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问题。 

  派强驻村帮扶队伍和培育本地人才队伍两手一起抓,让致富工作队扎根农村。一是拴牢心。把每年200天以上的到村时间作为一项硬指标,让他们多在村上调研、多用时间走访、多花心思协调项目。梨树县组织部建立了驻村第一书记微信管理平台,实时定位。二是担起责。列出驻村帮扶工作的责任清单、权力清单,让帮扶干部和贫困户结成亲戚,让第一书记参与村务管理,避免当甩手掌柜”“局外人。伊通县在全县包保干部中开展了“321”工程,县领导3户、副局以上2户、机关干部1户,做到手牵着手,不脱贫不撒手。三是考实果。制定《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管理制度》,对帮扶干部从严考核,表现优秀、工作突出的,优先提拔任用;工作态度消极、帮扶进展缓慢的,坚决予以召回。 

  2017年,通过对全市663个驻村工作队、125第一书记进行严格考核,有52第一书记得到提拔,有8人履职不力被召回原单位,对1支成效不明显的驻村工作队进行了调整。通过红脸出汗、动真碰硬的考核,让驻村干部队伍接上了地气,树立了正气,提振了士气。 

  精准施策,解决如何扶问题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从浑身下药到靶向治疗,脱贫攻坚的思路发生了巨大改变,五大工程脱颖而出。 

  富民产业带动工程。去年实施果蔬种植、畜牧养殖、光伏发电等重点扶贫项目145个,11851户贫困户加入新型经济合作体,人均增收1423.3元。双辽市4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建设63座光伏电站项目,已全部并网发电,年可为39467818人提供425万元分红。2017年四平市本级财政的2亿元可支配资金,拿出1.19亿元用于脱贫攻坚,资金投入占比全省居第一位。同时,制定《关于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的扶持意见》,安排3500万元扶持贫困村建设温室大棚、规模养殖、光伏电站等项目。目前,54个贫困村集体经济达到5万元以上,实现退出摘帽。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由市、县两级政府负责资金兜底,按照每户住房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对全市6071户危房实施全面改造,入冬前全部搬入新居。双辽市规定改造后的住房面积在60平方米左右,并且全力提升室内设施水平,让贫困户住得安心、舒心;投资7383万元,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60个村没有自来水和水质不达标问题;投资9866.7万元,改善基础设施薄弱学校,新建校舍3.4万平方米。 

  素质能力提升工程。驻村帮扶干部培训101期,合计14131人次。举办劳动力技能培训21班次,培训901名贫困人员,送岗下乡101次,转移就业2978人;补充农村地区特岗教师2761人,1946名贫困学生从中受益。伊通县为贫困学生免除校服、饮水和午间伙食等三项费用,确保342名贫困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不用自己花钱。 

  医疗服务优化工程。市本级派出大篷车下乡医疗队64支,帮扶群众3674人次。全市贫困人口有3600人享受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全市共为贫困患者减免费用67.64万元。 

  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市、县两级财政各拿出300万元,为贫困群众购买商业保险,重大疾病险和大病补充险双管齐下,意外险和家财险双重防范,重大疾病贫困户报销比例提高到90%,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