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以工代赈工作
吉林省通榆县以工代赈工作主要经验和做法
时间:2015-03-18 14:36:00 来源: 字体大小:
    吉林省通榆县地处松辽平原西部,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60m2002年通榆县被列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县域总面积8496平方公里,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886个国营畜牧(林)场,共有172个行政村,总人口36.4万,其中农村人口24.8万,占全县人口的68.1%

  近年来,在省、市发改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当地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榆县扶贫办围绕建设一流的以工代赈工程为目标,狠抓项目前期工作,规范项目中后期管理。“十二五”期间,通榆县共得到国家和省以工代赈资金支持7460万元。其中,农田水利项目资金2921万元,打水泥管井1181眼,水泥透水管井45,改善灌溉面积10.2万亩。通过农田水利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粮食产量,增加了百姓收入,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劳动效率,为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推动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今后当地发展农田水利项目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乡村公路项目资金4243万元,新修四级水泥路237.48公里。乡村公路项目的实施不仅解决了6.8万农民群众出行难和农产品外运问题,也明显改善了当地公路通行状况,为项目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打下了良好的交通基础;小流域治理项目资金149万元,治理流域面积41平方公里。小流域项目的实施,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也进一步提高了林草覆盖率,减少了水土流失,为今后的通榆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草场建设项目资金120万元,改良草场4000亩,草场改良项目的实施极大地刺激了当地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人均收入;人畜饮水项目资金27万元,打井1眼及管网配套,该项目的实施解决了新华镇新农村800口人,3500头牲畜的饮水问题,极大的缓解了当地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状况,充分保障了农民饮水的安全性、可靠性。通过近几年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为改善当地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方面起到了典型带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业、农村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对全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认真总结了一些有关以工代赈项目的经验和做法。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是做好以工代赈的重要保证。

  通榆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定重点县,近年来,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依然比较落后,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如雪中送炭,为了把有限的以工代赈资金用在刀刃上,放在关键处,尽快提高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把以工代赈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里,全力支持。为此,县政府还成立了以工代赈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扶贫办主任为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县财政局、交通局、水利局、各乡(镇)政府等组成,对项目建设实行全过程参与,全方位服务。每一年拟实施的项目,由领导小组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并严格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开展以工代赈项目的规划编制、计划上报、资金审核、项目实施的协调及监督管理等工作。

  二、科学规划,提前筹备是做好以工代赈工作的重要基础。

  几年来,通榆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以工代赈项目的相关政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有关单位技术人员对全县以工代赈项目建设进行了科学的总体规划。在具体项目选择过程中,当地始终坚持实地踏查、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为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是做好以工代赈的关键环节。

  (一)严格规章制度,规范施工行为。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从严按照以工代赈工作管理条例和项目实施细则,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项目施工行为,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等管理规定,并按相关要求对照检查,对于发现与规范不相符的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并进行整改。

  (二)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充分发挥效益。对以工代赈的项目款使用情况严格实施报帐制,要求项目实施主体按照要求上报项目实施进度,经县扶贫办、财政局核实确认后,按照核对的工程量划拨相应的工程款,坚持做到项目进度不谎报,项目资金不滥拨。使以工代赈资金能够充分发挥效益。

  (三)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工程质量。通榆县扶贫办按照相关要求,组织有关部门对所有在建以工代赈项目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了以工代赈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部门联动协作,各司其职。打破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起财政、水利、交通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协助、积极配合的联动机制,实现对以工代赈项目全覆盖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