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首 页 通知公告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2015年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
时间:2015-06-26 16:30:00 来源: 字体大小:

 

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

 

年初以来,我省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一季度,我省经济仍呈放缓态势,多数经济指标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较上年同期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经济运行的形势十分复杂严峻。初步核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 %,低于全国1.2个百分点,分别高于辽宁、龙江两省3.91.0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1%4.5%8.4%

一、从产业发展看,备春耕生产形势有利,工业经济低位徘徊,服务业运行总体平稳

备春耕生产形势有利。预计农作物播种面积8698万亩,粮食作物稳定在7820万亩。落实资金213亿元,投入底化肥572万标吨,玉米计划用种2.3亿斤。种子、化肥、农膜、柴油等农资价格总体稳中有降。种肥准备、农机检修、科技培训等备耕工作基本结束,气象条件和土壤墒情总体有利,具备适播期开犁条件。据415农情调度,旱田已播种58.34万亩,水稻已育秧931.73万亩。

工业经济低速增长。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36.2亿元,增长4.6%3月当月仅增长3.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个百分点,分别高于辽宁、龙江两省10.54.4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冶金、医药、石化、装备、电子、煤炭、纺织等行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增长17.3%14.8%13.6%12.9%9.2%8.9%8.1%,汽车、建材、食品等行业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下降1.2%1.6%3.8%。部分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向好,长客订单充足,产值增长37.3%,修正集团产销两旺,产值增长20%

服务业运行总体平稳。一季度,核算服务业增加值的16项指标中,5项指标增速高于上年同期,9项指标低于上年同期(另有2项分别为一季度新采用指标和统计标准调整指标,无法与同期比较),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4%,比上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重大项目和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今年全省重点推进的700个重大项目(其中续建460个,新开工240个),累计完成投资141.7亿元;继续滚动实施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等30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5亿元。

二、从需求层面看,投资增幅回落,消费需求不足,外贸进出口出现负增长

投资增幅回落。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2%,较上年同期回落6.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辽宁、龙江两省27.74.0个百分点。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省亿元以上在建项目267个,10亿元以上在建项目42个。今年计划复工的11条高速公路项目中,8个项目已复工建设,白城机场、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敦化抽水蓄能电站、通榆500千伏送出工程、延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长春东南热电厂新建工程等重大项目已复工。各地区共新增谋划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01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0.4%

消费需求不足。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1474.79亿元,增长6.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分别低于辽宁、龙江两省0.21.2个百分点。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07.09亿元,总量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增幅低于同期9.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重点消费品增速回落,石油及制品和汽车两大类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分别为-16.6%1.9%,较上年同期回落20.57.2个百分点。

外贸进出口出现负增长一季度,全省进出口实现54.3亿美元,下降6.5%。其中出口11.8亿美元,下降5.8%;进口42.5亿美元,下降6.7%。机电产品进口下降8.7%,是进口下降的主要原因。主要大宗商品出口均显颓势,机电产品出口下降12%,农产品出口下降11.5%,服装、胶合板等七大类商品合计出口下降15.8%

三、从质量效益看,财政收入下降,居民收入保持较好水平,物价、就业平稳

财政收入下降。一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299亿元,下降4.9%,降幅分别低于辽宁、龙江25.515.8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210.1亿元,下降11.5%,与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相关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四大主体税种三降一增,合计减少7.6亿元,下降5.2%;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减少21.8亿元,下降50.5%。非税收入88.9亿元,增长15.6%,拉动全省地方级收入增长3.8个百分点。一季度,全省公共预算财政支出764.2亿元,增长18.8%

居民收入保持较好水平。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9.5%,高于总体经济增速,但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物价水平总体平稳。1-3月份,我省CPI累计上涨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列各省第11位,涨幅为近六年来同期最低。3月当月上涨1.8%,高于上月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列各省第3位。PPI累计下降3.8%,降幅比去年同期扩大2.8个百分点;3月当月PPI同比下降3.8%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一季度和3月当月PPI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均列各省第13位。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截至3月末,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4.8万人,下降6.8%,完成年计划的29.6%;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2%,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低于年计划1.08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240.2万人,与去年持平,完成年计划的60.1%

四、从先行指标看,金融支撑条件较好,景气指数有所回升,要素运行喜忧参半

金融支撑条件较好。截至3月末,全省本外币存款余额17537.4亿元,增长10.3%,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3843.6亿元,增长18.3%,新增贷款1144.2亿元,同比多增296.9亿元。分结构看,全省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0517.1亿元,增长19.5%,创近3年最高增速。从投向看,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仍是信贷投放增量最多的行业。资本市场融资平稳增长,亚泰集团、森工集团等企业发行债券13支,融资158.5亿元。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试点稳步推进,共发放贷款28022笔、金额13.4亿元。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势头较好,一季度新增34家。

景气指数有所回升。3月份我省制造业PMI50.13%重回荣枯线上,高于全国PMI 0.03个百分点,总体形势略好于全国大型企业PMI由上月的47.49%上升至52.30%,中型企业PMI50.27%,小微型企业本月PMI48.74%

用电需求大幅减弱。3月当月工业用电量下降12.85%,较上月回落7.62个百分点,累计工业用电量下降6.44%,较1-2月份回落3.56个百分点。3月当月全社会用电量下降7.16%,较上月回落4.36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累计下降2.67%,较1-2月份下降2.35个百分点。

铁路货运降幅收窄。1-3月份,全省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1006.6万吨,同比减少297.9万吨,下降22.8%,较1-2月份收窄1.1个百分点。

公路货运增幅回落。1-3月份,全省完成公路货运量7723万吨增长5.2%,比1-2月份下降了0.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