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首 页 通知公告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世界经济:复苏之路依然崎岖
时间:2019-08-28 15:59:00 来源: 字体大小:

  二季度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仍充满波澜,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和多数经济体指标走弱引发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的忧虑,美联储加息预期引发新兴经济体股市、汇率再度动荡。以上这些也预示着下半年世界经济复苏之路仍不平坦。 

  一、近期世界经济形势特点 

  1、新兴经济体货币汇率波动加剧 

  近一年来,新兴经济体货币汇率总体维持弱势,俄罗斯卢布和巴西雷亚尔相对美元贬值近50%,马来西亚吉林特贬值近25%。近期随着美联储加息临近,新兴市场货币有“加速”贬值动向,在中国人民银行大幅下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后,全球汇率市场出现明显波动,819日越南央行第三次主动出手令本币汇率贬值,将越南盾兑美元参考汇率贬值1%,还进一步将交易区间扩大至参考汇率(中间价)的上下3%820日哈萨克斯坦宣布取消汇率波动区间限制,采取自由浮动汇率,随后其货币(坚戈)对美元贬值幅度达到30%。由于同样的原因,包括南非、俄罗斯、巴西等国在内的不少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压力近期也逐渐增大。 

  2、希腊总理辞职再掀债务问题波澜 

  在希腊与国际债权人达成第三轮救助协议后,由于在争取希腊议会通过总额850亿欧元的第三轮救助协议时出现党内分歧,820日希腊总理齐普拉斯宣布辞职,并要求举行提前选举。齐普拉斯此举最主要目的是为落实第三轮救助协议扫清政治障碍。尽管不久前的民调显示,齐普拉斯本人的支持率在60%以上,激进左翼联盟党的支持率在30%以上。如果这一支持率能够保持,齐普拉斯就能通过大选实现党内团结,重新获得较为稳定的议会多数,这将为落实第三轮救助协议提供政治保障。但举行大选无疑将带来一段时间的政治动荡,这势必会影响第三轮救助协议的落实,也会影响到希腊与债权人之间仍在进行的谈判。而且,如果大选无法产生一个稳定的政府来落实第三轮救助协议,那么希腊经济恢复和发展将受到较大影响,甚至退出欧元区的风险也将再次升高。 

  3、国际原油价格再创阶段性新低 

  近期市场对国际原油价格再度跌至谷底,WTI跌至近6年半来的最低点,且距离跌破40美元大关仅一步之遥,而布伦特也跌至48美元/桶附近的低位。全球原油需求不足以及供给扩大导致的供需不平衡是造成油价再次走低的主要原因。世界第一大原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已经以最低的生产成本为世界原油市场提供更多的原油。同时,俄罗斯卢布大幅贬值也利于降低该国石油产业的生产成本,这也有利于该国国内经济复苏。花旗银行预测俄罗斯原油产量今年仍将以10-11万桶/日的速度稳步增长至1110万桶/日这一水平,而沙特阿拉伯原油日产量将达1020万桶。而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对成本和技术运用的敏感度较高,该国原油产量呈下降趋势,但仍以930万桶/日的增速增长。 

  二、全球主要经济体形势 

  1、美国经济继续温和扩张 

  二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延续温和复苏态势,二季度经济增速温和加快,较今年年初有所好转,GDP初值环比折年增长2.3%,大幅高于一季度增速,一季度GDP环比折年率从-0.2%上修至0.6%。工业生产继续扩张,6月工厂订单环比创20145月份以来最大增幅。同时,美国消费者信心下降但支出平稳,7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创下过去四年以来的最大跌幅,商品零售总额经季节调整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2.4%。房地产和就业市场继续复苏,6月成屋销售增长至20072月以来最高水平,失业率维持在5.3%的低位。受海外需求疲软及美元走强持续拖累,6月美国贸易逆差有所扩大,为438.4亿美元,较5月份修正后的409亿美元环比增加7%,为3个月来最大值。 

  2、欧元区经济缓慢复苏势头延续 

  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整体仍处于缓慢复苏的上升通道,7月,欧元区经济敏感指数小幅回升0.5点至104.0点。工业产出指数虽然连续数月下行,但仍远高于荣枯分界线。7月欧元区商业景气指数显著上升,环比上升0.25点至0.39点,创下20143月以来新高。同时,欧元区通胀和就业形势保持稳定,7月欧元区通胀率同比上涨了0.2%6月份欧元区整体失业率仍为11.1%,但失业人数为1775.6万,环比上涨了3.1万。值得关注的是,意大利的经济敏感指数、工业产出指数、就业形势均出现了转差的迹象,相关指数的下一步走势需要密切关注。 

  3、日本经济复苏动力不足 

  受疲软的出口、低迷的民间消费和企业削减支出影响,日本二季度经济再次步入衰退,GDP增长环比下降0.4%,换算成年增长率下降1.6%,结束了此前持续两个季度的微弱复苏。其中,内需及外需状况均面临不利局面,分别对当季GDP构成了0.3%0.1%的拖累。同时,由于原油价格下跌,进口额持续减少,出口复苏速度缓慢,7月贸易收支出现恶化。日本财务省发布的7月贸易统计快报显示,贸易收支为赤字2681亿日元,连续4个月出现逆差。 

  4、金砖国家经济普遍存在下行压力 

  当前俄罗斯经济形势严峻,工业生产和外贸下滑,2015年前7个月俄工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3%,其中7月份按年率计算下降4.7%。商品出口6月份同比下降达26.6%。同时,俄罗斯通货膨胀压力居高不下,7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涨幅高达15.6%。此前印度经济表现较佳,但近期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数据欠佳,工业生产指数6月仅增长3.8%,出口二季度同比下降16.8%,经济中的主要亮点是通胀压力基本消除。受政府控制物价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的影响,印度商品批发价格指数已经持续8个月同比下滑,7月份下降到-4%,通胀压力下降为货币政策腾出了空间。巴西情况更不乐观,今年上半年巴西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6.3%,商品出口7月份同比下降19.5%。同时通货膨胀屡创新高,巴西央行预计巴将出现两年的负增长,国际评级机构也下调了其经济增速。 

  5、东南亚国家经济复苏步伐不一 

以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为主的东南亚国家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受生物医学领域和电子消费领域提振,新加坡第二季度GDP增长1.8%,高于预期的1.7%。马来西亚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4.9%,超出4.5%的预期值;在政府基建投资及国家改革等推动下,泰国经济增长复苏加快,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28%。受动荡的全球金融市场和持续的厄尔尼诺天气影响,菲律宾经济复苏则出现进一步放缓趋势,经济增长面临多重风险。出口市场的疲软挫伤了菲律宾国内多种产品的生产线,此外菲律宾还受到来自希腊债务危机和中国经济发展趋缓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