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首 页 通知公告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工作动态
吉林省医药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
时间:2013-12-11 15:42:00 来源: 字体大小:

    近年来,我省医药制造业虽然受到金融危机、药品限价、两轮GMP认定、问题胶囊事件等影响,产业运行呈现出上下波动的态势,但是总体发展向好,增长态势强劲。2007-2012年,我省医药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到28.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7个百分点。2012年我省医药制造业实现总产值1081.01亿元,跃居全国第5位,同比增长25.9%;实现增加值298.86亿元,同比增长21%,占GDP的比重达到2.5%。预测,到今年年底,我省医药制造业将实现产值1350亿元,同比增长25% 

  大企业、大品牌带动作用显著,医药产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我省共有医药生产企业323户,其中规上企业307户,占本行业全部企业比重达到95%2012年,全省医药企业销售产值超5亿元的有40户,其中10亿元以上7户;修正集团连续两年销售产值突破300亿元,连续10余年在全国中药企业利润排名中名列前茅;万通药业实现产值18.8亿元,跻身全国医药企业百强。今年1-9月份,修正集团实现产值273.9亿元,同比增长51.1%;万通药业实现产值16.4亿元,同比增长25%。据统计,我省药品行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认证的产品达到15件,占全省驰名商标总数17.86%,获全省医药“著名商标”达到186件。 

  药品品种数量逐年增多,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支撑有力。医药行业技术门槛高,行业准入规制严,获批的药号是进入市场的前提条件,在这方面我省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省现有药品品种2944个,批准文号13902个,占全国总数的7.56%,居全国第一位,其中中药品种7097个、生物药111个、辅料2个、化学药6710个。据省药监局统计,全省1/3药品批号创造了超千亿的产值。其中,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品种2个,分别是修正药业斯达舒胶囊38亿元,施慧达药业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11亿元;5-10亿元品种5个,1-5亿元品种26个,总计亿元以上品种33个。 

  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医药产业持续发展后劲充足。一是医药研发投入不断加大。2008-2012年,省及国家投入医药领域科研经费超过14亿元;今年以来仅省本级科技经费投入就达到1.28亿元,占全省科技经费总投入的28.1%二是在研的新药品种数量较多。据省药监局统计,2008-2012年间我省已完成临床前研究、正在申报临床试验的药品有64个,其中:化药44个、生物药18个、中药2个;申报新药批件、有望投入生产的药品有23个,其中:化药14个、生物药7个、中药2个。 

  保健食品领域资源优势明显,医药产业发展增加新亮点。近年来,国家食药监局重启保健食品审批工作,经国家食药监局审批通过的保健食品方可生产。我省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全省现有药用生物资源4432790种,名贵道地中药材535种,在数量上居全国前列。在全国批准的87种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中,吉林省拥有27种,占总数的31%;在全国批准的114种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中,吉林省拥有31种,占全国27% 

  各地加大力度助推我省医药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批国内外大型药企落户我省。据初步统计,2012年全省医药领域共引进项目70余项,总投资超过850亿元。其中,长春市引进上海高榕集团、山东新华制药等企业,累计投资56.3亿元;通化市举办了“医药产业专题对接会暨通化市项目签约仪式”,共签约亿元以上重大项目50个,总投资470.3亿元;延边州引进四川科创控股、珠海金仁、华润三九等知名医药企业落户延边。二是医药产业园区、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加快。长春百克疫苗产业基地、修正生物医药产业园、通化四长医药工业园、万通医药生物产业基地等加快推进建设,通化东宝重组人胰岛素注射剂Ⅲ期工程、吉林博大年产5000万袋聚普瑞锌、吉林康乃尔药业新版GMP改造升级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我省医药产业发展态势较好,但也面临着一些压力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质量下降,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明显下降,2007年我省医药产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为40.72%2013年已下降到26.66%,医药产业面临成本上涨、竞争加剧的同时,产品附加值降低、创新产品不足等问题逐步显现。二是产业与产品结构不合理,中药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化学合成药位居其次,最能代表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生物药所占分量最少,单克隆抗体、蛋白类药物基本处于空白。三是现代医药服务业发展滞缓,研发设计、合同外包、健康管理、远程医疗等现代医疗服务业刚刚起步。四是医药产业集中度低,目前我省超10亿元企业只有7户,全省医药企业平均资产只有5000万元,平均销售收入4000万元。其中,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136户,占企业总数的42%五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发展步伐缓慢,目前为止,我省用于创新药物安全性研究和评价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GLP)尚处于空白(全国已有52家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制约了新药研发的步伐。与此同时,我省医药产业发展还面临着新版GMP改造、药品行政限价、行业兼并重组、跨国企业冲击以及国际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