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首 页 通知公告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运行
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
时间:2016-03-04 16:34:00 来源: 字体大小:

    

    

  年初以来,我省经济下行压力一直较大,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统筹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全省经济延续了上半年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前三季度GDP增速为6.3%,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5.1%5.1%8.5% 

  从产业看,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再获丰收,预计全年粮食产量保持700亿斤水平。畜牧业健康发展,牛、羊、禽类存出栏稳定增长,生猪存出栏降幅比上半年缩小2.11.5个百分点,生猪养殖进入赢利区间。园艺特产业实现产值1050亿元,增长10.5%工业经济有所回升,1-9月份全省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587.60亿元,增长5.1%,较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较上半年缩小0.3个百分点服务业运行态势平稳,实现增加值3218.58亿元,增长8.5%,比上半年提升0.1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36.2%,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从需求看,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40.27亿元,增长12.1%,与上半年持平消费增长有所回升,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776.24亿元,增长8.8%,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省实际利用外资61.13亿美元,增长12.06%从质量效益看,财政收入小幅回升,全省地方级收入941.1亿元,增长1.1%,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物价水平总体稳定,CPI累计上涨1.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8.2%,均高于经济增速。金融支持较为稳健,全省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18.4%,高于上半年1.2个百分点,亚泰集团、森工集团等企业发行债券融资580.4亿元 

      总结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变化。 

  一是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重点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有所好转。一汽集团积极调整事业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生产运行初现转机。产值下降幅度明显收窄,9月当月一汽集团产值下降18.22%,较7月、8月分别收窄33.9911.87个百分点。一汽大众整车销量自8月份开始重新回到全国第1位,集团内亏损企业减少了10户,大众Q工厂、DY项目进展顺利。吉化公司大幅减亏,1-9月份亏损16.1亿元,同比减亏8亿元,实现增加值93.7亿元,增长26.2%。畜禽加工企业形势较好,吉林华正销售收入增长21.8%,长春皓月产值增长6.8%矿泉水产能达到971万吨,比2014年初翻了一番,预计1-9月份累计完成产量 213万吨,增长74.6%。重点调度的21户人参加工企业,产值增长7.6%新兴产业逆势上扬。在汽车、石化等传统产业下滑情况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预计实现产值3870亿元,增长10.5%左右。医药健康产业产值增长16%,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增长10.8%,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增长12%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平稳健康发展。轻重工业比重进一步优化,轻工业比重提高2.3个百分点。 

  二是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重大技术创新取得突破。继今年5国标准高速动车组下线后,107吉林一号遥感卫星发射成功。油页岩地下原位裂解关键技术正在开展10万吨中试项目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力度逐步加大全省已建成7个省级中试中心,科技成果库、企业需求库、人才库、中介组织库等各类资源库已经吸纳专家3855名,入库各类科技成果4200余项,其中专利3600余项。创业创新加快推进。新认定以众创空间为重点的新型科技企业孵化器11个,包括摆渡创新工场、辽源东北袜业大学生科技园、东艺创意空间等5个新型孵化器。新增孵化企业342户。 

  三是重大项目建设进展较好。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年初计划实施的2272个亿元以上项目,已开复工2224个,开复工率达到97.9%44个老工业基地振兴项目本年度完成投资627亿元,现已竣工6个。全省已列入五大工程、四大工程包项目1065个,完成投资1303亿元。地下综合管廊工程,16个市县已经启动,完成投资18.8亿元。工业技术改造工程,共有项目550个,已开工建设543个,完成投资432.4亿元。棚户区改造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13.69万套,已完成投资195.1亿元。伊通河治理工程,已于今年6月份开工建设,完成投资3亿元。河湖连通工程,已完成应急工程投资1.7亿元。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包,共有项目54个,年度计划投资427亿元,已完成投资266.2亿元。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包,共有项目15个,年度计划投资88.5亿元,已完成投资35亿元。能源基础设施工程包,共有项目93个,年度计划投资209.3亿元,已完成投资91.8亿元。现代服务业工程包,共有项目332个,年度计划投资468亿元,已完成投资257亿元。 

  四是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以政府自身改革为突破口,推动重点改革顺利开展。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建立权力清单工作全部完成并向社会公布,抓好行政审批项目的取消和调整,规范中介服务,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建设,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探索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模式,激发创业热情。全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户数分别增长8%19.6%。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2%。搞好财税金融改革,盘活存量资金164.9亿元,盘活率15%。积极适应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国有林场改革总体方案和公车改革总体方案获得国家批复。扎实稳妥推进国企改革,已经制定并完善改革意见;积极化解历史包袱,组织开展了吉煤、森工集团分离办社会职能试点。成功举办了第十届东北亚博览会等一系列活动。 

  五是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逐步提高。1-9月份,省政府批准建设用地3742公顷,与去年基本持平。对批而未用土地的处置力度加大,供地总量中使用存量土地2236公顷,增长18.22%,占供地面积的26.29%。从用地结构方面看,工业用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03公顷,增长44%,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45公顷,增长67%,商服用地比去年同期减少945公顷,减少幅度超过50%。 

  六是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0.05万人,增长0.3%,完成年计划的100.1%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连续11年提高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水平,月人均达到1935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补助标准由人均320元提高到380元;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分别达到月人均386元和年人均2536元,达到年计划的99%9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得到进一步改善。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63.3%13个改善农村初中及留守儿童寄宿条件项目开工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改扩建已开工121个,158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资金发放到位。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完成1626所,占计划的60%。送戏下乡3095场,农村文化大院小广场建设完成157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已完成全部室外健身器材安装。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加快。基本建成11.81万套,完成计划的88.7%扶贫工作有序推进。已在200个贫困村启动实施基础设施类项目95个、产业类项目217个,有26.6万农村人口从中受益。 

  现在看,经济运行最突出的问题仍是下行压力较大。 

  一是主要指标较上年同期都出现回落。前三季度,全省GDP增长6.3%,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进出口下降25.2%,同比回落27个百分点。工业经济低位运行,1-9月份增长5.1%,同比回落1.4个百分点。重点企业增长乏力,前三季度一汽集团销量158.12万辆,下降14.9%;库存高达12.47万辆,增长19.8%;实现产值2655亿元,下降20.6%。吉化公司原油平均加工负荷2.4万吨/天,负荷率81.9%,累计加工原油量578.6万吨,减少6.4% 

  二是先行指标下行。铁路货物发送量下降27%,降幅比上半年扩大7.9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下降7.02%,比上半年低1.37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等六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累计下降7.43%,比上年下降8.22个百分点。 

  三是投资增幅持续下降。比去年同期回落4.8个百分点。重点领域投资下滑,1-9月份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5%,降幅比上个月扩大6.6个百分点;新开工面积下降31.9%,降幅比上个月扩大3.4个百分点;本年土地购置面积下降25.1%,降幅比上个月扩大11.2个百分点。 

  四是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我省地方级收入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9个百分点。全省地方级税收的40%左右来自于房地产和汽车业,受房地产市场疲软、汽车销售下降等因素影响,前三季度这两个行业减收48.5亿元,拉低税收增幅7.1个百分点。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同时,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以及促发展、调结构、转方式的支出仍需不断增加,财政支出压力不断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