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首 页 通知公告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运行
1-5月延边州经济运行分析
时间:2016-07-11 13:46:00 来源: 字体大小:

   1-5月份,延边州上下坚定信心,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努力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主要经济指标回暖趋好,全州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工业生产稳步推进。1-5月份,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89.61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比前4个月回升1.2个百分点,增幅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分别居全省第6位和第4位。主要特点:一是轻工业快于重工业,轻工业完成98.37亿元,增长11.1%;重工业完成91.24亿元,增长4.8%,轻工业高于重工业6.3个百分点。二是股份制企业仍占主导地位,股份制企业完成159.5亿元,增长9.3%,增速高于全州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较上月提高1.4个百分点,是全州工业增加值增长主要支撑力量;国有企业完成2.36亿元,增长3.0%;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完成24.45亿元,同比下降0.2%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1-5月,全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0.4亿元,同比增长10.2%,增幅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投资18.9亿元,增长46.3%。全州施工面积948.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0%,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18.7万平方米,增长0.1%。施工项目个数532个,增长8.6%。完成工业投资额65.77亿元,工业投资占总投资的34.5% 

    (三)限额以上消费市场平稳增长。1-5月,全州完成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3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比前4个月加快2.4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5位。乡村市场消费增长较快。城镇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实现68.3亿元,增长6.2%;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0亿元,增长17.2%,增速高于城镇11个百分点。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7.9亿元,增长13.1%;商品零售61.4亿元,增长5.5% 

    (四)税收收入保持稳定增长。1-5月,全州税收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全口径税收收入完成52.23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5.7个百分点,比前4个月提高3.4个百分点。按国地税部门分,国税部门完成收入27.95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国内增值税收入9.60亿元,增长10.4%;国内消费税收入13.01亿元,增长1.1%;企业所得税收入4.78亿元,同比下降12.9%。地税部门完成收入24.28亿元,增长25.4%。其中,税收收入22.58亿元,增长26.2%;非税收入1.69亿元,增长16.2%,地税部门收入增速快于国税部门收入22.7个百分点。 

    (五)金融机构存贷款发展良好。截止5月末,全州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19.71亿元,比年初增加3.17亿元,同比增长6.7%,总量和增速分别居全省第3位和第8位。其中,住户存款949.11亿元,比年初增加10.89亿元,同比增长4.7%。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11.70亿元,比年初增加43.38亿元,同比增长14.9%,。 

    (六)外贸进出口趋稳回暖。截止4月末,全州进出口总额61776万美元,增长6.2%,总量和增速分别居全省第2位和第4位。增幅高于去年同期1.9个百分点,环比提高2.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31695万美元,同比下降18.5%;进口额30081万美元,增长55.9%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全州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制约因素仍然存在,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一)工业运行依然不容乐观。虽然工业生产继续平稳发展,但运行中困难依然较多,下行压力犹存。一是利润总额持续下降。1-5月份,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4.8亿元,同比增长7.4%;实现利润总额13.6亿元,下降14.4%,收入增长但利润下滑严重。二是亏损企业亏损严重。1-5月份,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企业达到47户,亏损面占10%,亏损企业亏损总额3.5亿元,同比增长50.7%。亏损额大幅增加的主要行业是煤炭采选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二)财政收入增速缓慢。1-5月份,全州完成公共财政全口径预算收入62.03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07亿元,同比增长2.0%。财政支出111.91亿元,增长15.6%。总量和增速分别居全省第3位和第7位。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增幅虽然比4月份提高了1.9个百分点,但是增幅不大,增速缓慢。 

    三、建议 

    从1-5月份经济运行的情况看,全州经济呈现向好迹象,但是仍不稳固,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下一步,应继续稳步推进稳增长、调结构的有效举措,密切关注与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指标运行情况,夯实经济回暖向好的发展基础。 

    (一)发挥政府职能,推进供给侧改革 

    一是用好政策红利。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决策部署,用足用好政策,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运行中出现的困难,确保工业生产稳步增长。二是加大督导力度。重点做好项目引进和新增入统企业工作,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大帮扶力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迫在眉睫的难题,特别是解决资金、技术方面的困难。 

    (二)关注相关指标,夯实发展基础 

    关注财政、金融等相关部门指标。财政、金融等相关部门的指标是核算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要密切关注,避免出现回落或较大波动。 

    (三)抓好项目建设,优化投资结构 

    一是增强大项目支撑作用。着力谋划、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好的重大项目,积极发挥大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二是着力推进工业技改投资。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三是加大服务业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投资力度,积极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娱乐等行业,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 

    (四)缓解企业困难,激活生产潜力 

    一是全面帮扶与重点帮扶紧密结合,既要面向全州各类企业,努力做到全覆盖,又要集中力量和资源,突出对基础较好的大型企业和发展潜力足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帮扶,增强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解决共性问题与解决个性问题紧密结合,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要统筹安排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对个性问题,要一企一策,确保取得良好效果。三是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紧密结合,政府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协调银行贷款,多方位搭建银企对接平台,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