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首 页 通知公告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吉林省2024年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进展情况及2025年工作安排的通报
时间:2024-12-09 10:06:00 来源: 字体大小:

  2024年,吉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落实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推动全省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开展粮食节约减损行动。强化粮食机收减损。出台《吉林省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增加报废机具种类、提高补贴标准、打破区域限制、增加补贴资金等具体措施,严格落实补贴资金。印发《2024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方案》明确了优机优补政策,鼓励农民购置先进适用的农机设备。启动实施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其中智能免播种机研发项目完成12行大型顺向牵引免耕播种机样机1台、轻简型丘陵山地玉米收获机研发项目完成样机并实现小批量推广35。投入经300万元,实施了基于数字化设计方法的小麦高效低损脱粒机基于全作业信息实时监控技术的智能电驱精量播种机有机稻种植中耕作业自走技术及配套机具农机装备重点研发项目。通过现场会、培训班、田间演示等多种形式,宣贯农业农村部《2024三秋机械化减灾减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通过线上+线下”“理论+实操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聚焦主要粮油作物耕种管收机械化作业环节,以专业农机手(含无人机飞手)、农机大户和农机(航化)作业服务组织带头人为对象,开展农业机械化技术技能培训目前,全省各地已培训专业农机手730人。减少粮食储存损失损耗。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户储粮减损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认真落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指导农户安全储粮,推动构建农户安全储粮长效机制积极参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组织的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在省储备粮管理公司选2户直属企业开展玉米、稻谷偏高水分储存实验。通过现有仓房进行隔热、反光涂装改造和应用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适度提高粮食入仓水分(粮食烘后水分),降低了烘干过程中吨粮降水的燃料成本,减少了烘干过程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具有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支持适度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建及扩建粮食仓储设施,启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产粮食租仓储存的给予定额补贴工作,提升粮食产后服务能力。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广绿色储粮技术应用,2024年完成39万吨仓容升级改造加强粮食运输减损。出台《吉林省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加快推进客货邮三网融合。印发《吉林省推动汽车客运站高质量转型发展2024年度专项补助资金实施方案》,支持客运站、客运企业发展农村物流业务,对25个市县补助500万元,进一步带动全省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仓储物流设施建设项目,在长春、白城地区共建设高标准粮仓36万吨。截至目前,全省39个县级客运站完成客货邮升级改造,565个乡镇建成乡镇运输服务站,7319个建制村建成农村物流服务点,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点覆盖率80%减少粮食加工损失。围绕粮食加工关键技术等研究内容,投入经费250余万元,实施了杂粮食品加工品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大豆基控制能量和蛋白补充功能运动营养食品的开发农畜产品中毒害物质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重点研发项目5项。落实大米(GB/T1354-2018)标准,指导企业适度加工,截至目前,规上大米生产企业平均出米率达到66.5%,部分企业达到70%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吉林裕丰米业等15户粮食加工企业被认定为2024年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吉林省辉农粳稻大米加工数字化车间、吉林省长兴谷物绿色大米加工数字化生产线被认定为2024年省级数字化车间(生产线)并获得资金支持。持续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建设,支持粮油加工企业提高转化率综合利用和粮食加工技术提升支持55户粮油企业按国家标准和标样适度加工,合理控制加工精度,升级改造生产工艺,提高加工转化率,涉及投资3.45亿元。 

  (二)开展全民节粮意识提升行动。减少家庭和个人食品浪费。开展奋进新征程 共筑家国梦最美家风进校园、吉家和美 同阅红色经典家庭亲子阅读、廉洁吉林 清风传家廉政教育等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家庭培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传统家风、新时代家风。举办简约新婚尚 传承好家风主题晚会、红旗缘·吉家美集体婚礼等活动,推动婚俗改革,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婚事新办简办。各地妇联组建由女科技工作者、妇联干部和执委、巾帼志愿者组成的巾帼助农、助边服务队,深入村屯开展科普讲座,点对点进行粮食生产、加工、储存等技术指导,帮助广大妇女和家庭减少收获损耗,减少地趴粮,减少过度加工,共开展相关活动20余场次,受众800余人印发《关于开展移风易俗文艺作品展演活动的通知》,围绕治丧出殡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重点突出问题,组织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专项行动组织文艺展演、召开座谈会议、开展现场观摩、交流典型案例,引导广大群众共同抵制陈规陋习,坚决遏制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之风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截至目前,全省开展各类移风易俗主题活动4400余场,发放宣传单10万余张,参与群众近80万人次。加强引导规范。印发《吉林省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2024年工作要点》,明确加强行业管理、强化监督执法、减少生产环节损耗等15项重点任务及责任部门,着力推动解决重点领域和餐饮关键环节浪费严重问题。多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节约粮食宣传教育和行为引导工作的实施方案》,将光盘行动、文明餐桌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要内容。进一步修订《吉林省中小学文明校园测评细则》,将倡导文明用餐、光盘行动,无餐饮浪费现象列入文明校园测评,加大文明餐桌公益宣传,提升节约意识。 

  (三)开展餐饮行业反浪费行动。深化光盘行动督促餐饮服务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倡导餐饮单位推行半份菜、小份菜服务,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主动提醒消费者防止食品浪费,不得误导、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自觉落实反食品浪费措施。加强网络订餐平台管理对美团、饿了么平台开展行政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反食品浪费法》相关规定,发布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3669-2024《餐饮厉行节约行为规范》推动绿色餐饮先行,将制止餐饮浪费标准咨询与宣贯纳入一站式服务窗口日常工作中,构建服务交流平台,指导企业全面提升餐饮质量,全力打造绿色餐饮,聚力营造反对餐饮浪费新风尚2024启动长春市、辽源市、白城市3座厨余项目建设,截至目前,我省已建成餐厨垃圾处理厂4座,小型厨余垃圾处理站10处,处理能力1050/日。强化违法惩治。印发《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制止餐饮浪费执法稽查工作方案》《关于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制止餐饮浪费标准专题活动的提示函》等文件,要求各地强化日常监管,加强宣传引导,督促餐饮服务单位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全省大型餐饮服务企业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制止餐饮浪费培训考核合格率100%持续推进监督执法检查,对违法主体、违法行为迅速纠正、迅速责改、迅速处罚,截至目前,全省共检查餐饮服务单位10.1万家次,督促整改问题577个,开展随机查餐厅行动4168余次,下达责令整改并予以警告的案件103件,对外卖商家和从业人员开展培训2.65万人次,各类平台进行宣传报道1173篇次,开展重点宣传活动191个,制作各类宣传产品11.6万个。促进行业自律方面。推动餐饮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指导省饭店餐饮烹饪协会分别16月份发出厉行勤俭节约 遏制餐饮浪费节约粮食 杜绝餐饮浪费倡议,引导餐饮企业弘扬节俭理念,合理调整菜品分量,倡导消费者健康用餐、节约消费 

  (四)推动单位食堂反浪费行动。加强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印发《吉林省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实施方案》,明确全省县级及以上机关全面实施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县以下机关及事业单位、乡镇(街道)食堂参照执行。组织各市(州)、省直机关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人员开展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人员业务能力,节约粮食、反食品浪费意识明显增强,充分发挥了公共机构在反食品浪费工作中的表率作用。强化学校食堂反食品浪费。多部门联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和食堂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把学校开展厉行节约、杜绝餐饮浪费作为重要内容。编写《中小学生膳食营养指导》一书,编制160套中小学(幼儿园)午餐带量食谱,供家长和学校参考使用,全面增强学生及家长获得感,努力提升师生家长满意度。对校(园)长、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后勤管理人员、营养配餐人员开展培训,提升学校食堂管理人员配餐水平,提高供餐质量,确保营养均衡,避免浪费,累计培训200余人。学校通过采取小份菜、半份菜、套餐、自助餐以及盒餐改为桶餐配送等方式,提升学生餐质量,引导学生根据个人饭量和口味喜好自由选择搭配,解决了以往套餐菜品固定、分量统一造成的浪费。推进企业食堂反食品浪费。印发《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反食品浪费群众性活动方案》,指导各监管企业建立健全单位食堂节约用餐制度,加强食品采购、储存、加工动态管理,制定实施防止食品浪费措施掌握人数动态变化情况,提高食材使用预估准确度,减少因储存时间较长引发的食物浪费。 

  (五)加强损失浪费统计调查。在全省46个县(市、区)开展了水稻、玉米机收损失率监测调查。全省玉米、水稻等主粮作物机收平均损失率降低0.1个百分点以上。按照国家要求进一步优化省级储备粮承储企业信息系统,完善粮食储存损耗和溢余管理相关功能,统一数据格式、指标,提升数据自动采集率,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完善数据汇总、校验功能,从源头确保数据真实可靠,持续为国家构建粮食损失浪费监测评估体系提供粮食储存环节损耗基础数据。 

  (六)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引导各地加强制止餐饮浪费经验做法的宣传报道,全省各地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开展制止餐饮浪费宣传,通过发送公益短信、制作宣传短视频、发放倡议书、悬挂条幅、粘贴海报等方式,在全省营造制止餐饮浪费良好氛围,引导消费者弘扬节俭美德。推动绿色餐饮先行,将制止餐饮浪费标准咨询与宣贯纳入一站式服务窗口日常工作中,构建服务交流平台,指导企业全面提升餐饮质量,全力打造绿色餐饮,聚力营造反对餐饮浪费新风尚。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为契机,将反食品浪费作为重要宣传内容,围绕制止餐饮浪费,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主题,采取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单等方式积极开展节约粮食、反对铺张浪费宣传,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勤俭节约的思想意识,营造了浓厚的反食品浪费氛围。全省公共机构线上线下宣传活动200场次,通过宣传活动,干部职工爱粮节粮、知法守法意识明显增强,有效推动了我省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发放《农户安全储粮指导手册》13万册,指导各地加强宣传引导,尊重农民意愿,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科学搭建储粮装具,加强庭院落实管护,做好安全储粮。吉林广播电视台在各频道及相关频率播发《光盘行动》《一粒米的历程》《吃不完打包走》等节约粮食类公益宣传片31版,播出频次达15073次。截至目前,全省共开展宣传活动1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近10万份,制作悬挂条幅150幅。 

  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我省牢固树立增产必须节约、节约就是增产的意识,坚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紧盯不放,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降低粮食和食品损耗浪费。一是不断提升粮食仓储设施功能。支持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仓储设施和购置粮食烘干、装卸、运输等设备,降低经营主体收储成本、减少粮食损耗。指导市县申报并实施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项目推进绿色储粮技术应用、粮食收储机械设备更新升级。加快推进粮食加工重点项目建设。鼓励粮食加工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引导粮食加工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指导企业开展适度加工,不断提升生产效率。是督促网络订餐平台落实主体责任。组织召开餐饮外卖平台防范外卖食品浪费行政指导会督促平台完善并落实防范外卖食品浪费相关要求,建立健全外卖餐品描述、外卖点餐消费提示、消费教育引导、优化商家管理服务等制度机制。是加强重点餐饮服务单位监管。加大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承办团餐(宴会)宾馆酒店、旅游景区等餐饮服务单位监督检查频次和力度,将制止餐饮浪费与餐饮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同频同步开展,组织开展随机查餐厅行动督促餐饮单位推广小份菜”“半份菜,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主动提供打包服务,倡导使用可降解打包、外卖餐盒餐具。是持续做好爱粮节粮宣传。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各种宣传方式,宣传普及农户庭院安全储粮知识和技术,指导农户庭院科学储粮,促进减损增效。聚焦重点时段,充分利用科技活动周爱粮节粮宣传周世界粮食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倡导爱粮节粮、健康消费的社会风尚,普及安全储粮、科学储粮、减损增收知识。 

 

 

 

 

 初审:邱振卓复审:姜军终审:王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