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镇化工作
聚焦白山市城镇化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探索发展新路
时间:2014-08-01 09:09:00 来源: 字体大小:

  近年来,白山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推进城镇化工作部署,紧密结合白山地域特点、资源特色、产业实际和城镇布局,围绕充分发挥产业、资源、生态、政策等比较优势,积极探索具有东部山区特色的生态城镇化发展道路。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推动全市城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强化项目建设,城镇功能明显增强    产业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依托和支撑,没有产业的强劲发展,城镇化就会成为沙上之塔,无源之流。 

  白山市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结合白山资源和产业发展实际,紧紧围绕“三五二”产业,培育发展特色鲜明、绿色低碳、集约发展的“五大战略产业”:一是壮大生态旅游产业。以长白山国际度假区为标杆,提升旅游配套建设及服务水平,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风情、康体养生、冰雪娱乐、会议论坛等为一体的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二是做强矿泉水产业。坚持“打水牌、兴水业、吃水饭、建水都”,深化和推进同农夫山泉、康师傅、娃哈哈等战略合作,打造千万吨矿泉水产业基地。三是发展矿产冶金新材料产业。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再造提升矿产冶金产业,发展稀土镁合金、硅藻土功能性材料、新型建材等新材料,打造特色鲜明、规模领先、技术先进的铁镁硅产业体系。四是振兴人参产业。按照“抓基地、提质量、上项目、建园区、育品种、增效益”的发展思路,重点建设抚松、靖宇、长白3个人参产业园区和5大人参基地,积极引进民营资本,投资打造10户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建设现代化、标准化、国际化的专业人参产品交易平台,打响“长白山人参”国际品牌。五是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开发以修正长白山药业为代表的中药现代化、以施慧达药业为代表的化药和生物药体系,推动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坚持以“旅游业为主体、以工业商贸为两翼“的发展思路,今年,白山市将积极推动以松江河示范城镇为依托,整合周边乡镇,成立“松江河生态旅游产业园区”,进一步突出旅游产业的主体地位,带动其他产业统筹协调发展。继续探索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推动各类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推动工业项目入驻抚松工业集中区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园区的科学经营和发展壮大。同时,要引导其他各村加快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尽快致富。重点推进松江河镇计划总投资10.5亿元的虎啸泉、总投资52亿元的清水泉天然矿泉水综合开发建设项目。 

   着力特色塑造,城镇品质不断提升 

   结合实际,白山市提出了“四大提升工程”。 

   一是富民增收工程。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模式和特色产业区域布局,全面实施“退粮进特”战略,积极培育蔬菜种植、食用菌栽培、人参贸易、旅游服务等专业乡镇,提高经济效益。 

  二是硬件升级工程。全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供水、供热、污水治理、市区道路综合改造、城市节能改造等重点工程,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提高综合承载能力,着力打造城市新形象。城镇供水普及率达78%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40%,全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0%,燃气普及率达85.6%,人均道路面积达6.11平方米。 

  三是幸福提升工程。提供住房保障。对已经转为城镇户口、符合条件的农民家庭与城市低收入家庭同等享受廉租房,允许在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申请廉租房。加强社会保障。加大政策性投入,逐步消除身份差异,实现社会保障均衡化,使农村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享受到同等的养老、医疗、失业和生育等社会保障。 

  四是智慧白山工程。以智慧政务、智慧兴业、智慧惠民为主要内容的“智慧白山”工程全面起步,有力助推城市发展。 

  推进设施建设,综合要素配套完善 

  春日百花争艳,夏季绿树成荫,秋来草木峥嵘,冬至园林易趣。为了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白山市不断加快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实施供水、供热、污水治理、市区道路综合改造、城市节能改造等重点工程,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提高综合承载能力,着力打造城市新形象。 

  今年,白山市还将继续积极推动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加强区域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建立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展示城市发展历程成果的白山城市展览馆;依托教育机构,建设服务于市域具有长白山特色的研发机构;规划地市级图书馆、剧院、艺术中心、科技馆等;建立高等、中等、初等三级教育体系,大力发展符合本地需求的中高级职业教育;建设高标准的体育中心,可以举办省级运动会和部分国家专项赛事;完善市、县区级综合医院、防疫站、专科医院(所)、中心站、急救中心及救护网点等医疗体系;结合居住社区,配置比较完善的社区级、体育、医疗、教育设施。 

   突出民生保障,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让城镇功能更加完善,民心工程让百姓安居乐业。白山市坚持把推进城镇化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让人民群众在城镇化进程中共享城市文明成果。 

  白山市始终坚持以实现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着力提高城镇化建设质量,让城乡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2012年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1282元和8654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360亿元,人均达2.5万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1%;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3万人,城镇失业率稳控在4%以内;城镇职工养老、失业保障覆盖面达100%,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率分别达91.9%77.5%62.5%,新农合参合率达96%以上。 

  白山市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中。今年,将加快松江河镇“北站新村小区”建设进度,完成“北站新村小区”建设计划,有序推进农民入住农民集中居住区。在旧城改造项目中,规划推动新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项目。在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中,规划建立幼儿园、医疗中心、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中心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健全。白山,正向着老百姓的“安居之所”、投资者的“发家之地”、旅游者的“欣喜之旅”目标阔步前行,一个宜居、宜业、宜游、宜投、宜会、宜商的新型城市正在吉林大地蔚然崛起…… 

  来源自: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