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首 页 通知公告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城镇化工作
吉林省特色城镇化建设中的人本追求
时间:2013-11-29 14:47:00 来源: 字体大小:
  
   
    “体制机制性障碍仍未消除、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需要改善提升等方面是吉林省城镇化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吉林省有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并不讳言现状。“真正解决好‘人的城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道必答题。吉林省以示范镇建设为突破口,坚持以人为本,综合施策,尊重农民意愿,充分维护农民权益,着力破解人的难题,统筹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进程,努力探索一条传统农业大省实现城镇化的新路子。”上述负责人如是说。
                                                 综合配套 破除障碍
  早在2010年8月,吉林省委、省政府就出台了《关于统筹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指导全省未来10年城镇化工作的行动纲领。
  《意见》印发伊始,全省各地、各职能部门迅速动作,在坚持规范有序可控,积极稳妥的前提下,一系列涉及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等方面试点和改革的综合配套制度安排新鲜出炉。2010年10月28日,吉林省政府办公厅一次性转发公安、国土、计生、教育、财政等8个省直部门关于统筹推进城镇化的配套工作意见通知,为全省群策群力推进城镇化的广泛共识做了最好的注脚。
  为落实吉林省统筹推进特色城镇化的战略部署,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全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2010年10月,吉林省公安厅就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提出逐步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和由此衍生的其他户口类型,首先放开长春、吉林以外城市(镇)的农民进城落户限制,凡是进城农民有稳定居所、稳定就业岗位、稳定经济来源,就可以进城落户。
  今年8月28日,吉林省政府出台《深入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示范城镇建设工作方案》和《支持吉林特色城镇化示范镇建设的若干政策》后,进一步放开了农民到示范城镇镇区落户的条件。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明显提质、提速。
  在省级层面的高位统筹、政策保障,协同推进,进一步激发了具体执行层级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的智慧和勇气。各示范镇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具体探索与实践谱写出一曲曲砥砺前行、催人奋进的组歌。
  当吉林省敦化市江南镇甩子湾村的村民拿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存折的时候,他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示范城镇建设为他们带来的实实在在好处。多年来,江南镇的老人们一直梦想着能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养老保险,现如今已变为现实,这也让当地居民感到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农民带来的实惠。敦化市江南镇党委书记金建新介绍说,他们正在研究如何增加农民对医疗保险的自主选择性,农民在农村户籍不变的情况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等4个险种将来均可成为当地农民的选项。
  永吉县岔路河镇在充分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经营权、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的基础上,在社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子女上学等方面制定了农民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政策待遇,农民迁入新居后增加的水电费等生活支出,由原村社集体经营收益红利予以适当补助,帮助农民带地、带宅、带利进城。农民主动参与城镇化的热情又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1450平方公里的生猪无疫区已经建成,形成了中新食品区原产地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莲花山度假区对农民进楼后产生的物业费和采暖费实行前10年全免,后10年减半的优惠,减轻了农民负担。
  合隆镇陈家店村秉持多元思维“经营农村”的理念,实行阳光村务。土地流转、组建专业合作社、开办股份制企业,一系列规划均由村民代表表决通过后执行。3636名农民成为该村成立的吉林省众一农业开发集团公司股东,每人持股至少1万元。2012年,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创造利润达300万元以上,全村实现工业产值2040万元,农业产值1480万元,特色产业收入120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达5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2000元。
                                               拓宽渠道 带业进城
  如何让乡土情结浓厚的进城农民离土不离乡,失地不失业,在家门口实现就地就业,拓宽增收渠道,保障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吉林省一些示范镇的做法回答了人们普遍关切的问题。
  据吉林省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作为农业大省的吉林,仅22个示范城镇,在未来的几年里,就需要吸纳40万左右的农村转移人口。在鼓励农民就业方面,吉林省强化产业支撑和带动作用,着力推进土地承包权流转和规模经营,积极建立与城镇发展相适应的就业体系,培育各级人力资源市场,拓宽农民就业渠道,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创业,发展更多的民营企业已成为各地自觉行动。
  临近主城区的长春市宽城区兰家镇围绕区位、交通、政策等方面优势,按照园区化、集约化、集群化发展方向,以工业为主导,商贸物流业为支撑,农业为基础,着眼“产城一体、产城互动”,全力推进特色园区建设。通过引进华能电厂、旺旺、富士康等314个项目开工兴建了隆开特色工业园,可容纳中小企业200户安排就业3万多人。
  岔路河镇依托食品加工园区,吸纳农民转为产业工人,依托物流商贸、旅游等服务业,吸纳农民转为二三产业服务人员,实现了农民“带业”进城。
  梅河口市山城镇依据地域区位优势,下大力气建设商贸服务型特色城镇,投资1.2亿元加强镇内商贸设施建设,形成了以三株百货大楼、小奉天商厦和奉天商业步行街为龙头的日用百货交易市场,进一步增强了吸附就业功能。
  九台市卡伦镇积极探索实施“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来增加就业,即通过产业发展打开城镇化建设的人口需求空间,以业带城,产城融合、双向互动。目前卡伦镇已累计落户项目47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9个,初步形成了机械加工和新型建材两大主导主业。产业的迅猛发展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初步测算,未来3年内可提供就业岗位1万多个。
                                         强化基础设施 完善承载功能
  吉林省根据农村住房布局分散,占地过多,环境较差,房屋质量标准较低,村镇各种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等问题。首先在示范城镇的配套设施上下足功夫,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加大示范城镇给排水、供电、供气、通讯、环卫等公共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各项设施的配套水平。在省政府出台的《支持吉林特色城镇化示范镇建设的若干政策》中,在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支持示范镇开展“暖房子”和供热集中式热源建设等6个方面给予了明确表述。22个示范镇均在加快示范镇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作为吉林省22个示范城镇建设试点的乡镇之一——公主岭市范家屯镇,为提升承载能力,先后投资2.8亿元进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总长12.5公里的硅谷大街及8条配套路网,新建了凯旋集中供热站,对城市供水设施和环卫保洁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
  通化市东昌区金厂镇在农民集中住宅社区建设上已投资3.4亿元,镇区内近期路网建设项目投资9000万元,金厂镇医院暨养老院扩建项目投资1160万元;体育馆及休闲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投资1490万元,集中供热建设项目投资14157万元,滨河大道建设项目投资13040万元。金厂镇投资1500万元用于中心校异地项目改造,使教育成为当地吸引人口集聚的重要因素。
  地处长白山核心区域的抚松县松江河镇为破解建设资金短缺的瓶颈问题,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推出了以招商方式实施松江河镇棚户区暨基础设施开发建设项目,促进当地旅游业这一新的支柱产业的加快形成,并带动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项目建成后,2020年可实现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9.56亿元,带动就业8万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82.6亿元。届时,松江河镇人居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亦会进一步提高。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吉林农民怀揣着“5金”(薪金、股金、租金、保障金、土地流转金,“白天底气十足地到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上班赚钱,晚上则安心、舒心地住进农民集中居住社区,悄然完成了传统村民的华丽转身,过上了“城里人”的幸福生活。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