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首 页 通知公告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全力优化能源结构 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时间:2023-07-13 16:48:00 来源: 字体大小:
四平市节能工作概述  

  四平市深刻领悟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市节能工作有序推进。  

  一、严控目标任务,优化能源结构 

  (一)能耗双控目标有序推进 

  根据四平市统计局反馈数据,四平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率:2021年降低4%;2022年降低6.6%,累计降低10.3%,“十四五”目标累计降低14.5%),超额完成时序进度,取得较好成绩。 

  (二)能源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1.“陆上风光三峡”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我市列入“陆上风光三峡”开工计划的新能源项目共有5个,其中风电项目3个,总装机容量19.9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2个,总装机容量4.5万千瓦。项目已经全部开工建设,2022年底前已全部并网发电。 

  2.双辽市“绿电产业示范园区”项目建设。市发改委联合市相关7部门制定了《关于落实省支持西部地区建设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若干举措的实施方案》,指导和支持“绿电产业园区”建设。 

  3.电网建设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包括年度电网基建重点项目、农村电网改造和雨雪冰灾恢复项目,总投资7.4亿元,是历年投资最大的电网投资项目。 

  二、落实节能监察,推动绿色发展 

  (一)严格落实节能监察制度。按照国家和省相关安排,依据强制性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和阶梯电价政策要求,对四平区域内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8户企业强制性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开展了节能监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对我市2022年国家专项工业节能监察未覆盖5户企业执行强制性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等情况开展现场节能监察,同时,对我市5户工业领域内重点用能单位进行节能监察,并将节能监察结果主动公开 

  (二)积极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和装备。开展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绿色园区示范项目申报促进工业绿色体系建设。2022年先后向四平一热电、双辽电厂、金钢钢铁、伊通亚泰水泥等10余户企业宣传推介国家鼓励的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和装备,组织全市工业企业申报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绿色园区示范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其中,我市金士百纯生啤酒有限公司列入国家级绿色工厂示范名单、金垦玻璃工业双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2021年度省级第三批绿色制造示范项目(绿色工厂)。同时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其中宏宝莱绿色节能设备改造项目申报省级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获得1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 

三、优化运输结构,推进绿色交通

  (一)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四平市强化统筹推动,做好对上对下沟通协调,制定下发工作总体方案和工作推进计划,成立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各县(市)区政府和各责任单位履行主体责任,持续强化“日调度、周通报、月总结”和“赛马”通报机制,有效推进“旗E春城旗动吉林”工程落实。为抓好充电桩、换电站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协调组成三个工作组,协调推动四发集团、四平电厂在市直机关、公共停车场、学校、医院等人群密集公共场所加快充电桩建设,满足现阶段充电、换电需求。此外,专班积极协调解决车辆推广中的问题,例如协调一汽红旗公司为我市通立公司开辟车辆返款绿色通道,有效解决企业资金不足问题。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共推广一汽红旗新能源汽车1034,推广数量及推广任务完成率全部位居全省第三,私家车领域推广457辆,位居全省第二,出租车领域推广530辆,公务车推广47辆,换电站已建成5座。 

  (二)引导共享单车规范发展。依据国家交通运输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的指导意见,制定了《四平市网络租赁自行车管理暂行办法》,从制度上进行了规范,约谈企业负责人,要求其遵守管理制度,落实主体责任,规范车辆秩序,维护良好市容市貌。目前,全市共享单车总量控制在8000台,既能满足群众出行需求,又能保障与出租车、公交车等出行方式协调发展。 

  (三)加强机动车维修和营运车辆检测的监督管理。持续开展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检测管理。做好交通工程施工和港口码头、交通工程物料堆放和装卸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以及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开展清洁柴油车、清洁柴油机、清洁运输、清洁油品等专项行动。 

  (四)大力发展国家冷链物流基地。结合区域优势,大力推动四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目前基地内主要经营蔬菜、水果、猪肉、羊肉、牛肉、蛋品、鸡货、粮油等农副产品,共有1550户商户,除四平市以外,还销往辽宁省、黑龙江省、内蒙古等地,冷链物流配送网络辐射半径达500公里,高峰时期日交易量达到7500吨,日交易额突破亿元。 

  四、建设公共设施,发展绿色建筑 

  (一)大力推进林廊建设。四平市建设南北河两岸生态林廊32.76公里,其中栽植乔木云杉、美国红枫、糖槭等20960株;灌木三角枫球、紫丁香球、桧柏球等 822株;草坪14460平方米;花卉71438平方米,为市民提供了优美的休闲散步环境。 

  (二)加快慢行系统建设。为提倡绿色出行,四平市加快建设慢行系统,目前慢行自行车专用道总面积61053平方米,新改建人行步道铺装96571平方米,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提高绿色建筑面积。2022年以来,新建民用工程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截至2022年底,全市已累计建成绿色建筑529.42万平方米。2022年度城镇新增绿色建筑面积31.44万平方米,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重达到88.69%,绿色建筑面积比例显著提升。 

  2023年是“十四五”关键之年,四平市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承和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人文全面协调发展。